【精品】春节温暖作文三篇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抑或是生活中,大家都写过作文,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,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。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温暖作文3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“你看看你现在是什么样子?连以前不如你的人都在你前面了!”老妈看着这一期的家校联系单,言辞有点刻薄。“有谁说过她不好了?”我面对着墙壁在那里嘀咕着。这话被我说得很轻,但还是被老妈听到了。“哎,你还有理了。学会顶嘴了是吧?”我听到这话顿时就怒了,音量瞬间拔高,脸涨得通红。“哼,我就是有理了,我这智商不好都是因为你和老爸给我的DNA不好!”说完一把抓起外套就冲出家门。
一到楼下就有一阵冷风迎面而来。是我硬生生地打了个寒战,我缩了缩脖子就不再停留,直奔她家的方向跑去。不知过了多久,中途休息了多少次,我终于到达了目的地。我敲了敲门,一个清秀的女孩给我开了门。她一出现我便卸下了所有伪装,开始向她哭诉,而她则是安静的倾听并带我进了她房间。等我说完了,她即时地塞给我一杯茶和一包面巾纸。在我喝水时,她才缓缓开口:“这次吵得很凶吧。”我点头承认了,她就只好无奈地开启了以往的劝说模式,那些词我都能背出来了,谁叫我只要一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去找她呢。可奇怪的是我竟然能安静地听完这些陈词旧句并且不吐槽。看着她那认真,一心想让我回去的表情,那虽然可能有希望我别再打扰她了,但里面肯定也有作为朋友那本能的帮助,这使我在寒风中徘徊过的身心恢复了些温暖。
最后经不住她的一番好心劝说,我便打算回去了,可是一打开门就感受到一阵寒冷袭来,我这会儿才注意到随着时间的推移,外面的温度早已下降了几个度了,我看了看身上单薄外套,在看看外面,光想想就能打一个寒战。她便建议我先穿一件她的衣服,可是我不同意。就在我们商量对策时,楼道里传来了一连串的脚步声,我探头一看,没有想到是妈妈。她手上还拿了件棉袄。她把棉袄披在我身上牵起我的手并向我朋友道谢。与妈妈的`手接触的第一感觉是“冰”。我一看,整个手都已经冻成了紫红色。那一瞬间,有一股暖流直达到我的内心,那原本寒冷的风也不想先前那样凉飕飕的了。
那种温暖的感觉在我心中流淌。
今天我与父母回到了一家“餐厅”,这家“餐厅”只在春节期间不定时营业。如果愿意你可以参与这里大厨的工作。他们也会依据你的口味改变菜品的味道,好像你这位老顾客的口味他们已熟记于心,而这家“餐厅”的名字叫做家。
此时我正和大厨一起准备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——年夜饭。一家人都在忙活,我与弟弟正在剔着虾线。拿刀轻轻划开虾背,再用牙签将虾线取出来。一家人无人有空搭理妹妹,我便与弟弟拿虾给妹妹讲故事,妹妹脸上荡漾出笑容,咯咯咯地笑个不停,我心中也无比高兴和温暖。
爷爷和爸爸才是大厨,一个人拿着一个锅,一个炒肉秧一个炒菜,一颠勺,锅里瞬间火花四溅,噼里啪啦响起来,仿佛父子俩才是最好的搭档。我像小狗一样往那里嗅着鼻子,那味道真是“此味只应天上有,人间难得几回闻”啊!
那边父子俩干的正起劲,妈妈和奶奶也不闲着,他们正拿着夹子剔猪毛,一点一点,她们的手越来越快,但也越来越心细。从她们的眼神便可看出,虽然嘴里聊着如何治家,如何做针线。但眼睛却离猪肉越来越近。仿佛肉在她们的手里越来越小。她们不希望出任何差错,不希望我们吃的正欢时,从嘴里扯出一根猪毛。这使我有一次感到家的春节的温暖。
而其他无法在厨艺上大显身手的七大姑八大姨们。她们在嘴上秀起了功夫,我早已习惯那些日常的“问候”。“今年考了多少分?”,“班上排多少名啊?”,“年级上排多少名啊?”。这种问题,虽说是唠叨,但也是一种关心,使我感觉到来自她们的的温暖,也增添了一份新年气氛。
与家人在一起过年,成为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,放下一年的疲惫与压力,与家人一起吃饭。为何那么多人不辞辛苦要回家,因为在这里能感受到冬日的一丝暖意。
过年!过年!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,剃头发,做年夜饭……要做事情太多,而且“规矩”太多!有些习俗还很怪,无奈之下,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妈妈。
我看见妈妈将“福”字倒着贴,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,将‘福’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,‘福’倒贴说明‘福’倒(到)!但我仍然问道:“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?”妈妈停下手中活,耐心地给我谈起来。
原来,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习俗,来源于“年兽”故事。很久以前有一只“年兽”,长期居住深海底,到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。有一年一个老用放炮,穿红衣,贴红春联方法驱赶走“年兽”,这才得以平静,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。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,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。
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。这天晚上,我们全准备除旧迎新,吃团年饭。
吃年夜饭,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时候。大年夜.丰盛年菜摆满一桌,全家团聚,围坐桌旁,共吃团圆饭。人们既是享受满桌佳肴,也是享受那份快乐气氛,桌上有鸡、鹅、烧肉等等,一般少不两样东西,一是火锅,一是鱼。火锅热气腾腾,说明红红火火;“鱼”和“余”谐音,意“年年有余”。最后一道甜食,祝福往后日子甜甜蜜蜜。
今天我收获太大,知道很多过年习俗知识,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,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,只要快乐就好,何必迷信不迷信?更何况这是传统习俗,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!
文档为doc格式